细说汉字:改

细说汉字:改

会意兼形声字。从攴,从己(己亦声)。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治事状,表示改字本义与治事有关;形旁兼声旁己,像隿射之缴,含约束意,表示改字本义与此有关且表声,改与己同为见纽之韵。改字见于西周,初时盖借用攺(yǐ)字为之,与攺同作,为同形字(详下“攺”字条)。战国之时,绝大多数改字承袭西周以来从攴从巳的借用字形,稍有变化的侯马盟书中的构件巳作、、,由蛇形变成近似于跪跽的人形;攴旁也有“又”下加饰笔者。当时最主要的变化还是声旁巳改作己(同为之部),这样改就正式从攺字中分离出来,不再具有同形字关系。《古文四声韵》所载从己声的改在当时是罕见的,但取得主流地位,为《说文》肯定而行用至今。楷书作改,是小篆的笔势变化。或从殳作,俗体。《说文》本义是“更”,更改、变换、交替。齐镈:“枼(世)万至于辝(予)系子,勿或(有)渝改。”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 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”马王堆汉墓帛书 《战国纵横家书》:“ 齐改葬其后而召臣。”金文用作人名。 改𪾔:“ 改乍(作)朕文考旅𪾔。”通“戒”,禁戒。郭店楚简 《尊德义》:“ (推)忿(懑),改(戒)(惎)(胜),为人上者之务也。”(张标)